城乡建设“向绿而行”步入快车道
10月10日,以“绿色城乡,迈向更低碳的未来”为主题的2023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会在南京开幕。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集中展示绿色低碳建筑、城乡绿色低碳发展实践等最新技术成果,专家学者展开专题研讨。从发展绿色建筑到“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建设、绿色城乡建设,江苏城乡建设“向绿而行”加速推进。
绿建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本届博览会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主办。博览会展示规模达1.2万平方米,设置全省成果展区、推介发布区、体验房/智能家居展区、绿色建材展区、智能建造/可再生能源展区、和美乡村展区等。建筑、房地产、生产制造、智慧物联等产业链上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现场设置体验中心、特装沙盘等,利用场景再现、沉浸体验等方式,展示城乡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技术成果。
一款光伏立面模型吸引了很多参会者的目光。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佳石介绍,这是该中心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共同研发的自适应光伏立面模型。“突破立面光伏发电效率不高的瓶颈,我们设计了手指型反射光伏系统,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做了参数计算。反射系统会依据太阳位置,调节自身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大太阳能,未来可运用于住区、商业综合体等建筑外立面。”
“我们展示的这款双冷源除湿新风一体机,内置高效过滤器,具有超强的除湿能力和过滤效果,既节能又保证空气干爽,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目前在昆山生产,已在国内多地高端住宅应用。”德国思帕中国区运营总监于海涛说。
新型门窗机器人、智能生产设备、城市数字孪生技术、能源管理平台、超轻光伏设备……新设备新工艺一一亮相。据统计,参展企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智能化和先进制造企业占比超过53%。
首批先导区招商探路“零碳园区”
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建设,无锡锡东新城、苏州高铁新城被确定为首批先导区。两个先导区将各自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集中区域内,全面开展低碳基础设施、低碳园区、低碳建筑建设,力争2028年提前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
先导区具体怎么建?博览会上,先导区亮相,招商引智。
无锡锡东新城先导区将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集成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分梯度有序推进建设一批高品质低碳示范项目。比如,实施绿色建筑总面积122万平方米,新建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66%,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61%,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占比23%,统筹开展低碳城区和保留村落为核心的绿色乡村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双碳目标。
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无锡分行、国网江苏电力无锡供电分公司,现场签订双碳先导区绿色城市设计、金融支持双碳先导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碳先导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合作协议。锡东新城先导区将不断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绿色城市设计、绿色金融、绿色能源支撑,助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双碳建设目标。
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与住建部科技委科技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开展战略合作。未来针对先导区的建设,专委会将引进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标准制定和规划研究提供多专业技术创新论证和多领域专家资源导入,为产业转型和融合发展提供支撑。此外,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还与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就绿色金融合作进行了签约。
“先导区的建设与经济、社会、科技、产业等要素密切相关,涵盖了低碳基础实施、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省住建厅绿色建筑科技处处长蔡雨亭说,先导区建设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充分调动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合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省城乡建设碳达峰工作探索经验。
所有建筑终将走向绿色
不断落地的新技术、新工艺,正赋能江苏绿色城乡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省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99%,城镇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1.7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8.8亿平方米,规模长期位居全国第一。
“真正的绿色建筑,不依靠外力是可以独自运行的。绿色建筑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建筑,且所有建筑终将走向绿色。”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刘加平认为,“传统建筑中隐含丰富的节能低碳设计智慧,设计绿色建筑应向传统建筑学习。比如,以徽州建筑为代表的室内外空间组织范式和方法,是江南夏热冬冷气候区,用建筑本体应对夏热冬冷气候、解决室内热环境问题的典范。”
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环境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看来,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承担自身减排责任的主体形式,规模化发展是全球共识,应加快推广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开展零碳城市示范。
围绕协同实现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碳目标,会上,省住建厅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等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建筑节能减碳、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和用能结构优化。